当前位置:网站主页 > 精品科室 > 妇科 > 妇科内分泌 >
预约中心 center

自助预约(保障隐私)

*姓名:

*电话:

病情描述:

妇科症状百科 symptoms
患者在线问答 q&a
推荐文章 recommended

怀孕了还会来月经吗?一般来说,月...…[详情]

热点文章 Hot article

福州女性月经不调要注意些什么

来源:福州和暖妇产医院  更新时间:2013-03-25 16:31  阅读量:

导读:福州女性月经不调要注意些什么? 福州和睦佳妇产医院的妇科专家指出当今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患有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规律的月经是女性健康的表现,但是,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都会遇到的,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来请福州和睦佳妇产医院的妇科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月经不调要注意些什么?

  福州女性月经不调要注意些什么? 福州和暖妇产医院的妇科专家指出当今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患有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规律的月经是女性健康的表现,但是,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都会遇到的,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来请福州和暖妇产医院的妇科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月经不调要注意些什么?

  月经不调要注意些什么?
 

  福州和暖妇产医院妇科专家说,女性月经不调不要急,最好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调配饮食。患者在使用药物调理的同时可以配合食疗的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合理的调配饮食,不但应该注意饮食的数量,还要对饮食的软硬、冷热和品类等进行选择。如果患者是脾虚胃弱造成的月经不调,会因为进食生冷或硬食而使病情加重,福州和暖妇产医院的妇科专家提醒您,大葱、韭菜、蒜、辣椒等均属辛热食物,少吃可以有健脾通阳的功效,一般可以用于体寒的月经不调患者食用;水果和瓜类多偏寒凉性,女性不要在月经期过多的食用。另外患者不要食用辛辣食物防止病情的加重。所以,合理调配饮食,在月经不调患者的调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患者要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因为月经不调患者心情的好坏,会对病情有很大影响。患者应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排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特别是月经来潮之前和经期,患者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患者要注意适度的运动。不要过度的劳累,这样对患者的康复不利。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避免过于安逸、懒惰。专家说,女性应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规律。进行适度的活动,帮助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

 

  四、生活环境。通常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心情就能愉悦,这样就有利于月经不调的康复,患者可以适当的改变家庭的卫生、居室的摆设等,来调整患者自己的心情。

  中西结合辩证疗法消除月经不调 做清爽健康女人

  福州和暖妇产医院作为“去昂过百姓放心妇产医院示范单位”是解决妇科疾病的最好的医院。针对女性月经不调病因复杂的特点,福州和暖妇产医院采用中西结合辩证施治,明确病因、因人因病施治、个性化治疗,从生理到心理,融合物理治疗、药物调治、手术治疗、心理辅导等多种手段,调整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激发卵巢的正常功能,维持月经正常的量和周期,全面治疗月经不调,让女性的月经不再紊乱,恢复正常规律,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1、中药调理+物理磁疗相结合:针对非器质病变引起的月经不调,以中药调理为主、绿色物理磁疗为辅。专家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达到养血补肾、疏肝解郁、补益心脾、活血化瘀等目的,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最佳的生理状态,调理女性月经。

 


 

  2、针对病因、个性化治疗:根据引起女性月经不调的器质性病变疾病,如妇科炎症(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炎等),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等因素,通过现代化微创技术,实施个性化特色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是福州和暖妇产医院专家对“福州女性月经不调要注意些什么”的相关内容的介绍,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如有其它疑问,可与在线咨询医生进行交流。或者拨打咨询电话:0591-87458888,也可以用QQ进行在线咨询:986661166

http://www.fzhmjyy.com/

上一篇:经常痛经会影响女性怀孕吗?

下一篇:女性朋友长期穿高跟鞋易导致内分泌失调

患者就诊导航 Patient visits navigation
  • 医院环境

医院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三高路113号

地  铁:三叉街地铁口D出口,公交:种福寺公交站旁

咨询热线:0591-87458888 门诊时间:8:00-19:30

闽ICP备12016356号-1(闽-榕)医广[2023]第08-17-21号